2025/05/12
眼鏡標準 EN ISO 16321-1:2022/A1:2025 於2025 年 3 月 12 日正式發布
EN ISO 16321-1:2022/A1:2025已獲歐盟正式採納,此次修訂參照 ISO 16321-1:2021/Amd.1:2024,兩者內容一致,SGS 自 2025 年 4 月 1 日 起,正式依據此標準版本提供測試與 CE 驗證服務。 相關測試已獲 NB 確認,現可受理申請。

2025年的Amendment 1修訂內容針對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補強,提升標準清晰度與實用性,對於產品開發與證書申請極具參考價值。
📌 以下為本次修訂的重點摘要:
- 範圍 (Scope):
-
- 增加 ISO 16321-4 生物危害防護具的預告說明。
- 規範性引用文件 (Normative references) Clause 2:
-
- 將 ISO 12312-1 的版本更新為 2022 年。
- 視野 (Field of view) Clause 5.1:
-
- 全面更新最小無阻礙視野的要求: 依種類及使用情境,分別定義不同的水平與垂直視野。
- 太陽眩光濾鏡 (Sunglare filters for occupational use) Clause 6.3.3:
-
- 修正表格符號: 表 8 中第 3、4 欄的符號由「<」改為「≤」,明確設定最大允許值。
- G 編號濾鏡標示與使用範圍:
-
- 移除代碼 L: G0、G1、G2、G3:須符合信號燈辨識要求C6.1,可用於道路與駕駛,需標示 G0~G3。
- G4:須滿足C6.1要求,但不得用於駕駛用途。
- 光致變色濾鏡需標示變暗與褪色狀態下遮光號碼(如 G0-2)。
- 若聲稱符合紅外線透光率要求,應標示為 GR。
- 偏光效率要求更新 (Polarizing efficiency):
-
- G2~G4 濾鏡偏光效率需 ≥78%,G1 為 ≥60%。
- G0 濾鏡明確標示為無有效偏光效果。
- 顳側防護 (Temporal shielding):G4 濾鏡必須符合 ISO 12312-1:2022 第 11.2 條對顳側防護的規定。
- 防護區域 (Area to be protected) Clause 7.1:
-
- 7.1.1 防護區範圍說明 General
- 替換圖 1~4、表 11~14,定義眼部、眼眶與擴展眼眶防護區。
- 明確標示:防護區尺寸依表格為準,圖示僅輔助。
- 側面定義對齊 EN 166;頭模尺寸來自 ISO 18526-4。
- 7.1.2 防護區域總則 Area to be protected by eye protectors
- 整段重寫,重新架構正面7.1.2.1與側面防護7.1.2.2的定義邏輯
- 7.1.1 防護區範圍說明 General
- 衝擊測試 (High-speed impact resistance) Clause 7.10.1:
-
- 替換內容,處方鏡架使用之鏡片規定及判定要求
- 抗熔融金屬 (Protection against molten metals and hot solids) Clause 7.14:
-
- 替換內容,規定依照 ISO 18526-3:2020, 7.6.1 進行測試和評估時,面部防護具應防止熔融金屬黏附在圖 4 和 7.1.3 中定義的面部防護區 (ABCDEFA) 的任何部分
- 抗飛濺液滴 (Protection against droplets) Clause 7.15:
-
- 不可接受的測試顏色由「粉紅/深紅」更新為「藍色」。
-
- 抗液體水柱 (Protection against streams of liquids) Clause 7.16:
-
- 補充噴嘴與裝置細節,參考 ISO 18526-3:2020 附錄。
-
- 防護具的標示 (Marking of protectors) Clause 8:
-
- 更新標示表格 (Table 18 Table 19)
- 補充模製一體式標示方式。
- 新增性能標示代碼(C8.4 & C8.5)
-
如有任何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Adrie HAN 韓采妏
📞+886 7 301 2121 Ext. 2901
📲 +886 7 301 2121 Ext. 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