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干擾挑戰—展頻技術降低電磁干擾,提升電子產品穩定性
隨著電子產品功能高度整合與傳輸速度不斷提升,系統在高速運作時產生的電磁干擾已成為設計工程師面臨的重要挑戰。無論是在汽車電子、工控設備或消費性電子中,如何在維持高速訊號完整度的同時有效抑制EMI,已成為產品設計成敗的關鍵。本文將介紹展頻技術(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的原理與應用,並說明其如何協助設計團隊兼顧效能與電磁相容性。

為什麼需要展頻技術?
現代電子產品如車用模組、筆電、5G通訊設備等,內部運作速度極快,時鐘訊號在切換時會產生高頻電磁波。這些波能可能干擾其他電路,造成螢幕閃爍、無線連線不穩或測試超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工程師們除了加裝濾波器與屏蔽,也開始利用展頻技術從訊號產生端就抑制干擾。
展頻技術是怎麼運作的?
展頻技術會讓時鐘頻率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周期性變化。將原本固定頻率的時鐘訊號進行低頻調變,使能量從單一頻點分散至一個更寬的頻帶。透過這種頻譜展開方式,能有效降低在特定頻率上的峰值輻射能量。展頻技術讓單一頻率的干擾峰值下降,整體系統的EMI幅度平均化,從而通過嚴格的輻射測試標準,例如CISPR 32、EN 55032等。展頻技術的優勢包括:
• 降低峰值輻射能量(Peak Reduction):實測可降低3~10 dB的輻射強度。
• 不影響信號傳輸速率:展頻僅改變頻率分佈,不會造成資料延遲。
• 無需額外濾波元件:減少EMI濾波器或屏蔽材料使用,節省成本。
• 簡化設計與驗證流程:展頻技術整合於晶振或時鐘IC中,能直接替代傳統OSC。
展頻技術的應用與效益
展頻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車用電子、主機板、高速傳輸介面(如DDR, MIPI, USB3.0)。它能在不增加太多元件的前提下,顯著降低EMI輻射量,減少EMC測試成本。對設計端而言,展頻晶振或時鐘IC能直接取代傳統振盪器,兼顧效能、可靠度與空間效率。在汽車電子與高頻控制系統中,展頻技術更能協助產品符合AEC-Q100車規與國際電磁相容標準。
展頻技術是簡單高效的EMI抑制方法,它能提升電子系統的穩定性,更能幫助產品在高頻環境下保持優異性能。如欲了解展頻技術在您的產品應用中的解決方案,歡迎與SGS聯絡 📧 James.chen1@sgs.com